AI 人工智慧蓬勃發展,憑藉著機器學習的技術,結合大數據可以進行更為精準,而且更有效率的判斷。在生物醫學上,如欲實現個人化精準醫療,人工智慧介入醫藥生技將更能提升臨床治療及醫療產業。然而正因為攸關健康以及性命的價值,更多有系統的 AI 專業課程量身訂做及人才培育則是未來 AI 醫藥生技突破的關鍵,也是本計畫的執行重點。理學院各科系過去在生技領域有傑出的學術表現,但為了能接軌未來科技,吸引更多優秀學生和生醫產業界。 本計畫結合理學院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系以及工學院資工系的技術協助提出醫藥生技與人工智慧結合的完整課程地圖,接軌學校的 AI 基礎軟硬體建設,期望成為全國首創及獨特的 AI 醫藥生技人才培育搖籃。本團隊過去一年已開發出智慧組織判讀 App,未來將進行疾病模式以及網頁 app 操作系統,除病理組織判斷 app 之外,本團隊也將針對基礎科學的 AI 培育,開發普化實驗智慧問答系統、python 程式語言友善學習系統,並積極辦理高中生 AI 物理研習營,期望吸引更多 AI 專業能力的人才進入東海就讀。 AI 專業的課程和實踐亮點是本計畫的永續扎實能量,打造人才進入產業,並同時吸引生技醫療產業與學校共同合作研發,在產學之間達到相互成長的良性互動,這些都能積極且主動的招募未來有志投入 AI 醫療的未來學生。本計畫的最大目標則是厚實基礎科學 AI 基礎,以醫藥生技為應用,進而利於優秀人才招募,校內學生扎實養成以及密切與企業界結合期望提升東海大學理學院科系在醫藥生技發展的優勢。
"醫院臨床醫療、NGS基因定序、醫療大數據分析、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產業、AI病理判讀產業、醫藥研發產業。如:榮總、澄清、彰濱秀傳醫院、朗齊生技、財團法人生物技術中心(DCB)、行動基因,賽亞基因、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特色課程名稱 | 課程內容 | 設定產業連結 | 開設老師 | 開課系所 | 原系所相關課程名稱 | 開課時程 |
---|---|---|---|---|---|---|
智慧影像組織學 | 從組織學知識到組織切片,最後學習AI智慧判讀的完整學習 | AI病理產業 | 趙偉廷/生科系,施奇廷/物理系 | 生科系 | 組織學及組織學實驗/生科系 | 108年第一學期已逐步開始進行 |
癌細胞動態影像辨識 | 學習離體細胞分離技術以及從動態影像演算法分析細胞潛能 | 基因定序、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新藥研發 | 趙偉廷/生科系,黃皇男、陳宏銘/數學系 | 生科系 | 細胞學實驗課/生科系,大數據分析/數學系 | 108年下學期 |
生物產業講堂 | 以創新創業模式進行產業模擬以及營運計畫書撰寫 | 適用所有生技產業 | 趙偉廷、陳仁祥、林宜靜/生科系 (趙偉廷老師連續兩年獲得教育部創新創業全國醫藥生技大賽銅獎) | 生科系,已開課3年 | 生物產業講堂 | 學年課,108年上學起已開始上課 |
量子資訊與量子計算 | 未來量子電腦的理論與應用發展 | AI產業 | 施奇廷,黃靖瑜/物理系 | 物理系 | 量子資訊導論 | 108年下學期 |
癌症基因與藥物處理 | 基因突變與癌症狀態及診斷。藥物處理方式以及醫藥研發策略 | 基因定序、AI病理、循環腫瘤細胞檢測 | 趙偉廷/生科系,楊定亞、龍鳳娣/化學系 | 理學院 | 新開課 | 109學年開始 |
生醫曁材料學國際博士學位學程 | 生物醫學與醫材研發 | 醫材產業,醫藥產業 | 理學院老師 | 理學院 | 新學程已獲教育部通過 | 109學年開始 |